道教法事唱诵 藏在咒语里的天籁密码
道教法事的唱诵声儿,可比您手机里的古风歌单带劲多了。您要是细品那些抑扬顿挫的腔调,活脱脱就是本会出声的天书——当年张天师在青城山降妖,发现用特定音调念咒,能把符箓威力翻三倍。这手艺传到如今,倒像是给神仙们定制了专属来电铃声。
老辈人常说:"唱经如熬糖,火候过了就糊嗓。"您瞧那《步虚词》的唱法,起调要像春蚕吐丝般绵长,转折得学鹭鸶点水的轻巧。前些年亲耳听过位老道长开坛,把《救苦诰》唱得房梁都在打颤,香炉里的灰竟旋出个太极图案。您猜怎么着?在场七八个顽童愣是安生了整炷香时辰,比班主任盯着还管用。
不过这功夫的门道比蜀道还险。去年见个愣头青唱《净坛咒》,把"巽风"二字唱成了降调,被师父罚抄了整月《云笈七签》。原来这咒语要学山涧溪流的走势,该扬时得像鹞子翻身,该抑时要似老牛卧槽。您要是图省事用普通话念?那跟拿电子琴弹古琴曲有啥两样?
话说回来,这些古调就像陈年普洱茶饼,越咂摸越有滋味。下次您要是听见道士们唱《三官经》,可别光听个响儿——那九转十八弯的韵脚里,指不定就卡着哪位仙真渡劫的窍门呢?
版权声明
文中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