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人走了,情还在。咱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逝者如斯”,对待过世的亲人,那可是用心用情。今天,我就跟大家唠唠民间那些度亡的风俗,说白了,就是咱老百姓用自己的方式,送亲人最后一程,也让心里的那份念想有个寄托。
先说说祭奠仪式吧,这可是头等大事。在咱这儿,逢年过节,或者到了祭日,家家户户都会摆上香烛、鲜花,还有好吃的,一样样摆得整整齐齐。点上香烛,那烛光摇曳,香味弥漫,心里头就踏实了,仿佛逝去的亲人能闻到这香味,看到这份心意。大家还会跪下来祈祷,嘴里念叨着,希望亲人在那边一切安好。这不,就像咱小时候犯错,长辈们总说“要诚心”,祭奠也是一样,得用心,用情。
再讲讲扫墓。老辈人常说,墓地是先人安息的地方,得好好打理。一到清明节,大家伙儿就拿着铲子、扫帚,去墓地除草、修坟。这墓碑,得擦得干干净净,就像给先人整理屋子一样。然后献上鲜花、纸钱,这纸钱在咱这儿,就是给先人用的“钱”,希望他们在那边也能过得富足。这扫墓,不光是形式,更是咱对先人的一份牵挂,一份敬重。
烧纸钱这事儿,咱这儿也挺讲究。老人们总说,人走了,到了另一个世界,也得花钱。所以逢年过节,或者祭日,大家就烧纸钱。那纸钱一张张飘起来,火苗一蹿一蹿的,看着挺壮观。其实,这烧纸钱,也是咱心里头的一份寄托,希望先人能收到这份心意。
供奉食品,这更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事儿。你想啊,先人生前爱吃啥,咱就供啥。水果、糕点、酒水,一样不落。这不,就像咱小时候,长辈们总惦记着咱爱吃啥,现在反过来,咱也想着先人。供奉的时候,心里头默默念叨着,希望先人能尝到这份心意。
还有追思会,这在咱这儿也挺常见。大家聚在一起,念念经,放放音乐,说说先人的往事。这追思会,就像一场特殊的聚会,大家在回忆里,重温先人的温暖,也让这份情谊在心里头扎得更深。
咱中国人讲究“逝者如斯”,这度亡风俗,说到底,就是咱老百姓用自己的方式,送亲人最后一程。这些风俗,看似简单,可里面藏着的,是咱对亲人的那份牵挂,那份不舍,还有对生命的敬重。咱活着的人,通过这些仪式,心里头也能踏实些,毕竟,人走了,情还在。
版权声明
文中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