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区别!

adminadmin 国学资讯 2025-03-04 65 0

一般而言,无论是哪一个宗教,其初始原则都应该是教人向善。但发源与发展史的不同以及教义的不同,决定了又有本质的区别。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是一神教。上帝或真主是独一。而道教和佛教不是一神教,你可以拜不同的神。

道教和佛教注重的是一个“修”字,即注重个人修为,在修行的过程自己领悟,即“悟道”。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则注重的是一个“信”字。即相信上帝或真主的存在。只要相信存在和天天祈祷,就能获得佑护,就能晋升灵魂。

道教修的是现在,通过修行得道羽化。佛教修的是未来,今生修行未来可以循环。实在,因果循环之说,中国固有的上古文化,也早已有之。“易经”中就有记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恰是因果观念的明确表述。这或许就发源于印度的佛教为什么得已在中国传扬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则相信的是灵魂而不是肉体上天堂。

道教和佛教都讲因果报应,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则有所不同。你只要相信上帝或真主为独一,就能上天堂,一切罪行都可以得到救赎。

可见,固然表面上都是教人向善,但三者对善与恶、罪与罚的立场是有着显著的区别。

道教与佛教都崇尚“上天有好生之德”,即不杀生。而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其兴起和发展史,基本上就是一部战役史。不论是过去的十字军东征,仍是今天的圣战。这是与道教与佛教最本质的区别之一。

无论是基督仍是伊斯兰教,都追求政教合一。至少都有宗教干政的历史。而无论是道教仍是佛教(藏传佛教除外),看破红尘是至高的追求。这也是本质的区别之一。

无论是道教仍是佛教,都可以还俗。这是真正的信奉自由。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则基本上不答应还俗。特别是伊斯兰教。尽管目前有不同程度的世俗化,但退教者仍是被称之为另类。

道教、佛教在中国不但基本上没有过纷争,甚至还有相互鉴戒和融合。在中国甚至有三教合一的存在形式。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从一开始就一直进行着无住手的战役。

道教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或许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影响了宗教文化的发展,也或许是道教佛教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目前的中国,固然信教者少,但却已经把道教佛教的精华融入了文化文明和思维之中。

谁是真神

藉著神的普遍启示,不少人都相信冥冥之中有超然的气力存在,左右着众人的生命历程。假如我们相信神的存在,那么一个逻辑的题目是:谁是真神呢?各宗教所敬拜的神都是真神仍是有真有假?到底有多少位真神?有人以为,各教敬拜的神都是真的,众神是兄弟姊妹,所以,条条道路通罗马,任何宗教都能殊途同归,达到人天合一。

但基督教的信奉是——真神只有一位,即耶和华这位唯一真神。在《出埃及记》,神向以色列人订立的十条诫命中的第一条就阐明这一点。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伟大先知摩西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十天,谆谆劝诫即将进入迦南美地的以色列人时说,本日你们要知道,也要记在心上,天上地下唯有耶和华他是神,除他以外,再无别神”(申命记四39)。主耶稣在传道时也反复夸大这一点。有一个法利赛人问耶稣,十条诫命中哪一条是第一要紧的,耶稣回答:“第一要紧的,就是说:‘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神,是唯一的主。你们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们的神’(马克福音十二29~30)。

良多人对基督教这一“唯我独真”、否定别的宗教的神的教义相称反感,以为基督教太偏狭,不够包容。然而,耶和华乃唯一真神、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千真万确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作基督徒比信其他宗教更加难题。只有不但承认有神、而且进而相信耶和华是独一的真神的人,才能成为基督徒。

如何知道只有耶和华是真神呢?方法良多,其中之一就是比较法,比较才有鉴别。为要明白基督教的这一教义,需要将《圣经》中的三一真神与其他宗教所敬拜的神作一番比较、研究。有人将孔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和回教(伊斯兰教)称为世界五大宗教。孔子虽是敬畏神的人,但他以为自己无力明白天道,故退而求其人性。孔孟之道主要是关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贯大道,少有关于神的论述。道教虽有太上老君(即李耳,号老子或老聃)为共同教主,有三纲四辅道经,但道教以炼丹和求永生不老为主要目的,而且明朝以后式微。本文主要先容佛教和回教,并与基督教比拟较。

一、佛教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于公元前560年左右生于北印度的迦昆罗城,其父是该城的城主。释迦(Sakya)为族名,意为“能仁”;牟尼(Mani)意为“贤人”或“寂默”。释迦牟尼即意为“释迦族贤人”。

有一天,当释迦骑马经由王宫边沿的园地时,他看到了一个被疾病折磨的人、一个行动蹒跚的白叟和一位行乞的出家人。那天晚上,那位出家人平安快乐的面容一直浮现在他脑海里。他开始思考人生中是否还有比宫中的奢华糊口更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他剃光头、披黄袍,云游四方,成为一个行乞的修行者。

此后六年中,他用遁世、耐劳的方法寻求挽救。最后他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40日夜,终于获得了一种称之为“开悟”的经验。这种临到他的内觉使他认定人类苦难的真正根源是“欲念”。人若能挣脱一切欲念,即可获取属灵的平安,去涅盘之路于此开通。此后,释迦即被称为“佛陀”(Buddha),即“悟者”、“觉者”。

之后,释迦吸取婆罗门教一些教义,创立了佛教,设立了僧侣轨制。此后45年中他主要在印度恒河流域一带传道。释迦病逝于公元前486年。遗体火化后被分成八份,由八个地区、国家分别建塔纪念。火化后骨头的剩余物,梵文叫saria(意即“死人的骨头”),中译为“舍利子”。

佛教的教义十分复杂,但大体可分为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三大类。

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指释迦牟尼本人所讲的根本教训,一直持续到他去世后的一百年为止。释迦的根本教训其本质是无神论的心理学的自律。正象魏司道(Johannes  G.  Vos)在《基督教与世界宗教》一书中指出,佛陀所注重的是本日所谓心理学,他所追求的是以心理学来解救人的难题。他相信人的根本难题不在思惟,乃在感情,特别当他的欲念未受严格控制的时候。他并不相信任何真神,并主张祈祷是完全无用的。

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

佛祖去世以后,印度佛教教团即发生分裂,后逐渐形成两大主流:小乘佛教(Hinayana)和大乘佛教(Mahayana)。“乘”指交通工具。大乘佛教兴起后,自夸该派能很快到达涅盘彼岸,故称“大乘”,同时把别的派别贬为“小乘”。

二、回教(伊斯兰教)

回教创建于公元7世纪初,创始人为穆罕默德。  他40岁时在麦加公布自己受到天启,被安拉选为使者,受命传播一种新的宗教——伊斯兰教。

公元622年,因为遭到贵族的反对和迫害,他从麦加迁到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组织。公元630年,他同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公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于麦地那归真(逝世)。

回教的基本信奉十分扼要,包括信阿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前定、信末日与死后复活等六大类。

信阿拉(Allah)

回教是一神信奉,相信只有一位造物的真主“阿拉”。《回教纲要》中指出,在阿拉伯的众多神中,除了三位女神,一位叫阿拉(Allah)的男神更伟大,有人以为三女神是他的妻子。自回教兴起后,阿拉被尊为唯一的真主。

信天使

回教相信天使由光所造。相信每位信徒都有四天使监护并记下其一切善恶所为。他们也相信幽鬼,于亚当前数千年,由火焰而生,有男女生殖、生老病死和正邪善恶。

信经典

回教相信阿拉藉天使赐下一零四卷经典:亚当十卷,塞特五十卷,以诺三十卷,亚伯拉罕十卷,摩西一卷(Taurat《摩西五经》),大卫一卷(Zahur《诗篇》),耶稣一卷(Injil《福音书》),穆罕默德一卷《可兰经》。《可兰经》地位最高。据传《可兰经》是天使加百列向穆罕默德启示而成的,全部用麦加方言,全用第一人称。《可兰经》共逐一四章。

信先知

《可兰经》中列举了二十九位先知,穆罕默德是接受最后启示的、是最大的一位先知。回教也尊敬耶稣,相信他是童女所生,但不承认耶稣是神。《可兰经》上说,耶稣并没有死在十字架上;在被钉十字架前阿拉已把他带上天堂;真正死在十字架上的是化装成耶稣的犹大等等。

信前定

相信一切都由阿拉所控制、铺排,但也承认人有自由意志,可以随己意行善恶,选择信与不信。

信末日与死后复活

相信在末日死人要复活,阿拉要对人进行审讯,然后分别被送上天堂或进入地狱。

三、基督教

基督教于公元一世纪三十年代耶稣受难、复活、升天之后由耶稣的徒弟建立。基督教会虽不是由耶稣亲手所设,但由接受耶稣作个人救主和生命主宰的人群所组成,耶稣是教会的主。教会起初以耶路撒冷为中央,后向犹太全地、撒玛利亚传开。经由三十年左右,已传进亚、欧、非三洲。

基督教的基本信奉,可以用第二世纪教会所制订的《使徒信经》体现出来:“我信神,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我信我主耶稣基督,神独生之子,因圣灵感孕,由处女女马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于十字架上,死了、葬了、降在阴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升天,坐在全能父神的右边,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讯活人、死人。我信圣灵。我信圣而公之教会。我信圣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体复活。我信长生。”

基督教相信,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唯一真神是宇宙的创造者和维护者,是万物的主宰。人是神按自己的形象造的。因为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对神的悖逆,被逐出伊甸园,使人与神的交往间断,从此人活在罪中不能自拔。公义的、毫不以有罪为无罪的神,为挽救人类,差祂的独生子道成肉身来到世上,用人所能理解的话语向人们宣讲天国的道理。耶稣无罪受难,将众人的罪集中在自己身上,接受神的审讯,替万人作了赎罪祭。完成了神的救赎计划后,耶稣从死里复活,升天了。一切相信祂的人,其罪就被耶稣在十字架上流的血洗净,成为神国的儿女,进入长生。了解耶稣的救恩而不信者,将仍活在罪中,只能与公义、圣洁的神永远隔绝,进入永远的黑暗和死亡之中。现正处于世界的末日,耶稣很快将再次降临世间,审讯活人、死人。信耶稣者将升入天堂,不信的人将下到地狱。基督教还相信,六十六卷旧约和新约《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是信徒糊口和信奉的独一准则。

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区别

说到底,基督教和别的宗教的根本区别在于:别的宗教是人寻找神,人想象神,而基督教则是神寻找人,神启示人。

别的宗教创始人为要解脱众人的苦难,用自己的理智去寻找神、去寻找通向神的路,其念头是好的。但因神太高大,人凭自己有限的聪明所找到的神,毫不能是真神的本体,只能是人自身的理念的投射。有人考察过,佛教刚传入中国所建的寺庙里,菩萨的长相是印度人样子容貌;随著寺庙内迁中原,菩萨象也逐渐变成中国人的面目。而且,菩萨所穿着的,多为唐代的衣衫,因唐代是佛教壮盛时期。很显著,这些菩萨是人的文化、理念的化身。

基督教所信的这位神,不是人主观的想像,而是神切身向人启示出来的,是真神的本体。神的启示的集中体现是《圣经》和取了人形的神——耶稣。《圣经》的权势巨子和耶稣的复活是基督教与别的宗教的分水岭。基督教信奉是植根于耶稣复活和《圣经》是神的话语这两个历史事实的客观真理,而非来自创教人的主观的心思意念。基督徒所信仰的《圣经》,有众多的特点和考古学的证据说明它的记载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而且是出自神的默示,是神要对人类说的话。

其他宗教的经典,如《佛经》、《可兰经》、道教的“三纲四辅”等,都无法证实其历史性,更无法证实是神的话语。佛教没有称《佛经》是神的启示。《佛经》博大精深,但皆是人的聪明,不具有《圣经》的权势巨子。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称《古兰经》是他在岩穴修练时真神阿拉赏给他的启示。只是,除他本人外,没有任何人可作旁证;《古兰经》自身也未显示任何特点能使他人相信它是神的启示。相反,借于别的经典(尤其是圣经)的他山之石在《古兰经》中俯拾等于。

别的宗教的经典闪烁著人的聪明,《圣经》却布满了属天的启示。《圣经》中启示的神的“三位一体”的特征,人无法完全明白。《圣经》不迎合人们想靠自己的善行而得救的心理,严肃谴责人的罪性,指明人无法自救,只有接受神的救恩才是长生之道。耶稣说话,从不修改、增补,除非徒弟要求,也从不解释。而且,祂经常“答非所问”,叫人摸不著头脑。法利赛人也说,祂说话带著权柄。

别的宗教领袖说他们能匡助信徒找到一条通向真理、生命的道路,而耶稣则宣称,祂本身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别的宗教教导人行善以修来生,但信徒能否真正行出善来却是另外一回事。基督教不仅教导基督徒行善,而且借著住在基督徒心中的神的灵(圣灵)的引导,赋予基督徒行善的能力。基督徒的一切步履不是自己“做  ”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是在自己身体中神所赐赉的生命的天然流露。这一切都表明《圣经》是神的话语,表明其权势巨子性、超越性和真实性。

宗教互联网许可_副本.jpg

版权声明

文中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喜欢0评论已闭
免费测八字:fuyuntang8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