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的主要功能是辟邪,山鬼雷公花钱则是辟邪的代表作品,山鬼实在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山鬼,而是花钱上的符箓形似文字山鬼,因此人们俗称此花钱为山鬼花钱。还有人称之为山神花钱、山公花钱、辟邪花钱等等,或者统称为山鬼山公花钱、也可简称为山鬼花钱。其基本形式面是山鬼、雷公符箓及符咒面主要是八卦有仙人图案或其他图文。
山鬼,即山神,因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到正神之列,所以被称为山鬼。
自古以来,山鬼都是以正义、高大的形象存在,以山鬼纹饰、铭文的各种器物也多被人们赋予护佑和辟邪的作用,其中的山鬼花钱,以其小巧轻便、易于佩戴的特点,成为人们最喜闻乐见的一种配饰。
山鬼花钱,始铸于元末明初,清代铸行极盛,民间行用甚广。是清代羽士用来施法以降妖震鬼驱邪的载体,也可叫法器。经羽士开光后,庶民请回挂于家中镇宅或随身携带保平安。
山鬼花钱源于汉代,固然具有钱币的形态,但不作畅通流畅使用,是钱币中的"非正用品"。
山鬼花钱,清代羽士用来施法以降妖震鬼驱邪的载体,也可叫法器。经羽士开光后,庶民请回挂于家中镇宅或随身携带保平安。
山鬼花钱一面是八卦图,另一面中间竖书二十七字咒语“雷霆雷霆、杀鬼降精、斩妖辟邪、永保神清。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左右为四字符文,又作“仙篆”。符文释为“雷令杀鬼”,左为“雷令”,右为“杀鬼”。
急急如律令
”我国道教源于汉代,“律令”是周穆王时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的特长就是跑得飞快,死后,此人变成雷神。传说古代西北一种神兽,外形如马,跑的特快,就是律令这个人变得。“急急如律令”意思就是但愿太上老君解救人们的苦难时的速度,来的如律令那样快。
有人将此四字释为三字:“震山鬼”,是误将“雷令”释为“震”,“杀鬼”二字释为“山鬼”。所谓“山鬼”实系“杀鬼”,“鬼”上为“杀”的意符。原意是“鬼”头上置三枚雷丸,丸生火焰。取意雷击鬼,生火而杀之意,非是“山”的象形字。还有一说是:“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由于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
版权声明
文中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