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点天灯:老祖宗的"新年第一盏光明灯"正月初一点天灯民俗
正月里来正月正,点天灯的习俗可不止是图个热闹,这里头藏着古人"天人感应"的大智慧。且听我给您细细道来这传承千年的"光明仪式"——
一、何为天灯?
可不是现在放的孔明灯!老传统里的天灯,是挂在祠堂或院门前的红纱灯笼,从初一点到十五,昼夜不熄,寓意"人丁兴旺、光明永驻"。有些地方管这叫"长明灯",好比给新年挂上的"充电宝",专补阳气。
二、点灯时辰有玄机
最佳时辰:除夕夜子时(23:00-1:00)点燃第一盏,此时新旧交替,最接天地灵气
禁忌时刻:避开午时(11:00-13:00),太阳太旺反而"灯火争辉"不吉利
老话讲:"灯花爆,喜神到",要是灯芯突然炸出火花,可是要有喜事上门
三、现代简化版操作指南
1.选灯:用电子红灯笼也行,但里头要放枚真硬币(代表"灯油钱")
2.点灯词:点燃时默念"灯照前程明,福随光明至"(相当于开机密码)
3.换灯:万一中途灭了别慌张,用同一根火柴重点,忌讳用打火机(火气太躁)
四、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灯下吵架(等于在祖宗面前掀桌子)
用白蜡烛充数(白事才用白色)
灯油见底才添(寓意"后继无人")
有趣冷知识:
江浙一带会把灯灰收集起来,二月初二撒在菜园——这叫"借灯育秧",据说种出的青菜特别水灵。闽南人则把破掉的灯罩压在床底,说是能防小人作祟。
(隔壁王奶奶插话:去年村东头老李家点灯忘了看油,结果正月里儿子炒股赔个精光——要我说啊,这灯就跟手机似的,电量不足得及时充!)说到底:点天灯的本质,是给新年点燃第一簇希望之火。现在人虽然少了些规矩,但那份对光明的向往,从古至今从未改变。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版权声明
文中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最新留言